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人才培养论文范文写作 论法律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和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人才培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5

论法律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和,该文是关于人才培养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改革论文法律毕业论文8000字职工法律天地杂志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虽然我国法学教育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并未科学构建区分研究型和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差异性、层次性培养标准,存在着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不相适应、培养方式与职业教育难以有效对接的情况,粗放式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的法律人才的需求.法律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是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和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的有效措施.2011年教育部和政法委发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目标.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要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职业人才,就需要改革法律人才的培养机制,主要措施包括加强法治理念教育、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深化联合培养机制、拓展教学实践环节、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律职业人才;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9-0033-04

法学是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学科.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不相适应、培养机制与法律职业难以有效对接的情况.也就是说,“高等院校未能在强调学科建设和构建学术体系的同时,全面重视和充分研究法律职业的发展和法律职业对从业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1].虽然近年来各高校在完善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和探索,但法学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法治人才的培养力度,适应多样化法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与政法委员会2011年发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法学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提高高等法学教育质量”.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中提出,要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高素质专教师队伍,“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在“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中提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本文结合我国法学教育的基本现状与法律人才的目标定位,针对我国法律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法律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背景

近年来,我国法学专业具有扎实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比例有了很大提升,师资力量不断得到增强,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在培养方法上逐步加强法学实践教学.总体而言,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发展不均衡,存在人才培养标准设置不科学、办学特色不鲜明、学生实务技能培养不足、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等状况.虽然我国法学教育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并形成了一种固化的模式.这种模式化的教育在各个高校区别不大.主要包括如下环节:(1)案例教学.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结合案情或实例去讲授法律知识,以增强形象性和生动性,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庭审模拟.各高校一般都建设有标准化模拟法庭.庭审模拟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诉讼法课程教师将庭审模拟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和考评依据;二是法律诊所课堂中由学生扮演某一具体案件的不同角色来模拟参与审判.(3)庭审观摩.一般而言,庭审观摩主要分为几种情况:一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到庭审现场观摩审判;二是基于课程需要集中组织学生旁听典型的案件审理;三是法院安排巡回法庭到模拟法庭审理案件.(4)法律服务.主要包括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在重要的节假日,如3·15国际消费者权利日、12·4宪法日、国庆节等,学生通常在教师组织下到社区、广场、集市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另外,部分高校还设立有法律援助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直接参与案件*,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5)诊所教育,亦称诊所式法律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法学教育方法.从2000年开始,我国一些高校陆续开设法律诊所课程,主要包括民事诊所、立法诊所、刑事诊所等,成为法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法律诊所克服了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的不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案件的实务技能和技巧,因而广泛受到学生的欢迎.(6)毕业实习.各高校一般都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建立了实习基地.本科生通常在大四的第一学期到实习基地实习.

虽然我国法学教育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并未科学构建区分研究型和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差异化培养标准,粗放式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法律人才的不同需求,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1)课程设置存在不足.各高校开设的法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核心课程即16门法学主干课程,以及其他由学生选择的任选课和限选课.这些课程设置主要是以理论教学和传授知识为主,而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实务操作和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开设较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吻合.(2)教学方法存在不足.长期以来,教学过程中的灌输式、单向性和封闭性较为突出.专职教师的角色主要是采用演绎方法来介绍概念和特征、解析法律条文、阐述基本理论、灌输学术观点,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学生一般都是根据教材资料和教师讲授去应付考试.而且学生成绩的评价也主要依据学生的卷面考试成绩.由于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有效实施,因而学生很难批判性的思考法律问题和实践问题,也很难创造性的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阐述其理由,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能力不强.而且,一些专职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也存在不足,并直接影响教学效果.(3)与实务部门合作存在不足.虽然一些高校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等建立了常规性实习基地,但与实务部门的合作机制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主要表现在:其一,一些高校聘请授课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实务人员并不太多,没有形成常态化的授课机制和体系化的授课内容;其二,部分专职教师与实务部门的接触较少,对于实践中的法律资源没有形成相应的分享机制;其三,课堂教学中的案例一般都是比较陈旧的案例或者一些虚拟的情节,不能充分利用实务中的一些重大案例或者典型案例进行教学.(4)实践活动存在不足.一方面,常规化的实践教学如毕业实习存在形式化现象,实习效果受到影响.无论是分散实习还是集中实习,都存在对实习的过程和效果缺少必要的监督的情形.另一方面,课外实践活动的覆盖面不大.一般只有部分学生参与法律服务活动.

结论:关于人才培养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论实践性教学改革和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
摘 要:高校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法律人才。然而,由于缺乏对实践教学的足够重视,不仅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薄弱,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经济法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沈阳城市学院经管类专业在经济法课程设置改革方面注重法律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从经济法角度独立思维的能力以。

养老行业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我国人口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但在养老行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不足,A国在应对人口老龄亿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人口老龄化 A。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中对社会中紧缺的专业、技能、高层次会计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专业就是我们所谓的高职会计专业,在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中,对高职院校会计。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