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和谐论文范文写作 论和谐观和构建中国民族理论话语体系关系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和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7

论和谐观和构建中国民族理论话语体系关系,本文关于和谐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和谐论文参考文献:

和谐论文参考文献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论文中国畜牧杂志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军事理论论文2000

[摘 要]构建中国民族理论话语体系,必须以我国几千年的民族发展史和传统文化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抓住我国多元文化中的和谐本质,坚持民族话语权,既要尊重、继承和发扬本国的传统文化,保存民族文化的完整性,促进民族文化的持续性发展,同时也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学习和借鉴国外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民族理论;和谐发展观;话语权

[作者]黄仲盈,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南宁,530028.

[中图分类号]D63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1-0018-00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纳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里,强调“中国特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强调的“中国具体环境”、“中国的特点”、“中国的特性”等方面的内容.反映到中国民族理论话语体系中,就是强调民族理论的“中国话语权”,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原则,和时俱进,不断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创新,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民族理论体系长期处于一种失语状态

对于长期以来我国民族理论的发展状况,郝时远先生曾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尴尬:“在学术理论层面,尤其是我国的民族理论(包括民族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在话语体系上的确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可以在对话中令人信服的理论体系.”

实际上,自从 战争以后,我国的民族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就一直处于一种“失语”状态. 战争以前,“大一统”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强烈地表现出一种“中华世界秩序”的观念,决定了历代王朝形成了一种以中国为核心,国家领土辐射四方、天下臣民纳贡朝拜的“天下主义”思想.在“大一统”思想的统治下,我国古代实行的是一种“唯我独尊”和“闭关锁国”政策,从而使我国传统文化的孕育和发展处于一种相对封闭和孤立的环境中,各种文化的内涵和形式更多地体现出具有鲜明的中国元素和中国特色.在民族理论上,既有“华夷之辨”、“五方之民”的族类划分现象;也有“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的民族志的描述;更有“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开明通达的民族政策.这样,在“大一统”思想主导下所表现出来的讲究名份的正统观和倡导民族融合、交流和教化的思想,导致了我国古代民族理论的相关表述保留了一系列的中国话语体系. 战争以后,这种话语优势便不复存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的不仅是清王朝“闭关锁国”政策,更多的是将几千年来我国封建统治的“以天下文明自居”、“以文化自我为中心”的幻想击得粉碎,“上朝天国”的文化自我封闭系统亦被彻底打破,本来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已经发生了裂痕,更多地遭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被强制地卷入了世界文化的运行体制中,从而使国人的“天下主义”思想开始转向了“自我”和“他者”的思考.

从20世纪开始,在大量的反封反帝论著中,“民族”、“民族主义”、“民族意识”等具有西方血统的词语大量出现,主要用于论述帝国主义的侵略性和探求强国富民之路,在研究中国的民族文化和历史的同时,论述民族主义,意在增强民族自主、自决意识,表明民族的自尊心、责任心、自豪感,阐明民族独立自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 战争以后,我国封建制度的腐朽性、保守性和落后性暴露无遗.相比之下,西方追求民族自由、 建国、倡导工业大发展等思潮则给没落中的中国社会现实注入了一剂兴奋剂,向西方学习,用西方先进的思想、技术和文化来改变和拯救中国落后、封闭的局面,就成为了这一时期我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在很大的程度上道明了当时国人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场上审视和阐释中国社会现实的客观事实.不可否认,在当时的背景下,向西方学习确实能够对中国的社会思潮、学术理论、社会革命起到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但由于一味推崇西方的 及其文化,忽视了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这种思想一旦表现在如何对待我国的文化现象上,就容易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场上来理解和阐释,以西方的观点和标准来衡量我国现存的文化体系,实行的是一种“单向的接受”的文化输入方式,背离了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背景,使我国的学术界和理论界从此也陷入了长期的“失语”状态.

正是这种“失语”的状态,反映到民族理论体系上,在很长时期内,我国就一直遵循着西方民族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从而忽视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不敢和西方思潮争锋,总是以西方的理论来解释和颠覆本土的文化,从而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 战争以后,西方民族学理论随着西方文化的涌进并能够在我国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关键因素还是西方 运动中的民族主义思潮被当时的国人认为是能够用来拯救国家和民族的“良药”,在研究中国的民族文化和历史的同时,论述民族主义,提倡 建国,意在增强民族自主、自决意识,表明民族的自尊心、责任心、自豪感,阐明民族独立自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但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西方追求民族自由、 建国、倡导工业大发展等具有“先进经验”的民族观和民族主义思潮到了极力地推崇和广泛地效仿,无论是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虽然体现的是一种向西方交流、学习的开放态度,但在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了当时国人主要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场上审视和阐释中国社会现实的客观事实.这种思想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在 建国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孙中山最初提出的“驱除鞑虏”口号所体现的就具有浓厚的 色彩;,即使到后来的“五族共和”的主张,同样体现了国民党侧重血缘关系、提倡民族同化的民族观,这其中就深受西方民族理论中种族优劣论的影响;而“必要满、蒙、回、藏都同化于我们汉族,成一个大民族主义国家”的观点则是完全沿袭西方民族理论中关于建立单一民族国家的模式.和国民党执行“民族同化”政策不同,中国 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提倡“民族平等”政策.但是,由于当时前苏联政治和学术地位的权威性,我国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很大程度上都在沿袭和效仿前苏联的做法,如建党初期效仿前苏联建立联邦制国家和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识别工作中遵循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去识别和划分我国的民族成分,等等.这种前苏联的“权威”长期以来一直都在影响着我国对民族现象和民族问题的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后,即使我国抛弃了联邦制,确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民族识别过程中主张“名从主人”的原则,但遵照前苏联的民族理论来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以经典概念的各种要素和条框去解释和划分我国历史上形成的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和谐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谐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积极构建中国国家战略传播体系
[摘要]战略传播是指政府或组织为实现特定战略利益,动员协调各种资源,向特定目标受众传递信息、施加影响的过程。国家战略传播体系是应对当前宣传思想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作为社会主义理论的外在表达形式也显得尤为重要。其要继续秉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特。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原则和路径
摘要:话语体系是一种理论层面的文明文化,我们要能够让更多的人们去认可、去理解、去接纳,我们就要正确、有效的去传播,在传播中得到改进和发展,否则,。

新审计职能观为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结构构建
摘要: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历经数年,对于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讨论众多,但迄今为止仍未形成公认的观点。近年来,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提出为新社会经济形。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