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论文范文写作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稳定转移现实问题和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5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稳定转移现实问题和,本文是一篇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农村剩余劳动力论文参考文献:

农村剩余劳动力论文参考文献 农村经济和科技杂志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排名农村新技术杂志

摘 要:农村劳动力中尚有数量可观的群体正在发生转移,和此同时,在城市打工的人群正面临着由于制度等限制性因素构成其成为稳定产业工人的障碍,这种障碍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稳定转移.通过比较农村待转移劳动力的状态和城市打工者的状态,并结合当前企业用工荒和产业亟待升级转型的背景,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可以说,这些问题不是单方面因素能够解决的,而最终落脚点应由政府、企业、社会以及劳动者个人共同作用,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平稳持续转移.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工人群体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110-02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特征

1.相关概念的界定.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采取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即指当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0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但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劳动力.需指出,现实情况是,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大多是年轻力壮的群体,留在农村从事从业生产的往往是年老和年幼的群体.新工人群体,是指户籍身份是农民,但是已经离开农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在城市生活和工作,通过付出自己的劳动以换取工资或劳务报酬的广大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新生代打工者,同样户籍身份是农民,出生在80后、90后的第二代、第三代打工者,这些人中或是没有当过真正的农民,常年在外打工,或是出生和成长在城市.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第一,从数量上说,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末,我国乡村人口总数为6.1866亿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者数量为2.27亿人,占全部從业人数的16.67%.此外,2015年农民工总量已达2.74亿,超过全国人口总量的1/5.蔡■通过以月对农村劳动力在不同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投入进行划分,进一步细分出2011年务农劳动力总数为1.92亿的结果,并建议未来十年每年减少这部分人群中的200万人[1].根据2014年中国经济蓝皮书的规划,到2024年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将下降到占总人口的7.8%.第二,从质量上说,通过考察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情况,可以反映未来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产业工人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角度考察农村受教育情况,就会发现,现存农村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以湖南为例,一项调查显示,2011年接受小学教育的人口仅占46.61%,接受初中教育的人口占38.78%.从接受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针对166名被调查者中有60人自愿参加过职业培训,其中男性36人,女性24人,培训内容集中在服务技能、电器修理和电脑使用上[2].第三,从年龄结构上说,80、90后已经成为劳动力主体,占一半以上.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截至2014年底,我国人口中少儿和老人(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比例分别是22.5%和13.7%.新生代劳动者和老一代劳动者的重要区别是他们大多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尤其是在城市中生在城市中成长起来的人群,除了户籍归属为农民以外,思想观念、行为举止都受到城市带来的影响.第四,从劳动者生工作和生活状态上说,一方面是劳动者吃苦耐劳的精神继续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劳动者在工作、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迷失.统计显示,深圳打工者换工作的频率是一年半,苏州打工者换工作的频率是两年.同时,在消费主义影响以及低工资的现实面前,大多数劳动者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迷失.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对的挑战

1.企业用工荒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构成压力.关于用工荒的报道始于2003年,先是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出现大批企业缺劳动力,接着中西部地区也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是企业用工荒,但劳动力总量却是供大于求,荒的是高技术人才.吕途将用工荒划分为“脉冲式”“春节前后阶段性”和“持续性用工荒”[3].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言,这里主要关注的是第三种用工荒.这种用工荒是由劳动者本身素质偏低,企业疏于培训,以及劳动者就业不稳定等因素综合导致的.鉴于此,有学者提出用工荒现象正好可以倒逼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优化升级.从经济结构发展的角度考虑,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是发达国家实现升级的一般规律.但是,这对中国亟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意味着他们正在面对着一方面是由自身教育水平劳动技能低,另一方面是企业对文化素质高和高技术人才渴求的深刻矛盾,这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转移就业.

2.劳动者文化技能水平达不到企业要求的挑战.受劳动者本身的文化水平及技术技能制约,无法弥补企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当前,新生代打工者主要是指80后、90后的人群,他们已经占到整个打工群体的60%以上.新生代打工者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比例为67.2%[4],这和上一代打工者的受教育程度相比明显偏高,但横向比较,一方面是和企业用工标准的差距仍然很大,另一方面是在农村接受教育人群的程度又不及新生代打工者的总体水平.这对还未转移的劳动力来说,转移就业的压力更加严峻.

3.打工者工作不稳定带来的挑战.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另一个表现是打工者的工作不稳定.已有调查指出,新生代打工者在工作上,更多地开始关注和自身生存和发展有关的条件.如工作条件差劳动保护差、做工无聊觉得没有提升自己的空间、看不见未来以及部分企业道德缺失、追求工资或者前景更高的工作.凡此种种,都构成工人更换工作的推动力,这导致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增大.但从中不难发现,工人已经有意识地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换句话说,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工人有追求成为完整的人的需要.这种情况对想要转移的劳动力来说,无疑会增加就业的不确定性.

4.劳动技能培训缺乏带来的挑战.这和打工者工作的不稳定有密切联系,按照西方的模式,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应该对劳动者技能等进行相关培训.当前的问题是,由于工人就业的不稳定,企业所面临的承担教育培训员工的风险成本增加,结果导致大部分企业没有对工人进行技能上的进一步培训,这对企业和工人来说都是损失.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企业为转型急需人才的背景下,这种缺失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阻力,也影响工人的自我完善和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农村剩余劳动力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影响
摘 要: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给农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透视到我们现行机制体制中存在的深层障碍,着力做好的几方面的工作展开论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摘 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经济发展、产业调整的必然结果。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推动农。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的动力机制
[摘 要] 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点我国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已。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产业升级互为关系
摘 要:本文在大量数据资料的支撑之下,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产业升级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