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隐逸论文范文写作 陶渊明隐逸诗中常关之门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隐逸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3

陶渊明隐逸诗中常关之门,本论文为您写隐逸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隐逸论文参考文献:

隐逸论文参考文献 诗潮杂志现代诗投稿

【摘 要】本文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门虽设而常关”展开讨论和分析,浅谈其“常关之门”的意象内涵,并提出两种想法,同时结合陶渊明其他隐逸诗中的“常关之门”进行阐发.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常关之门

初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我便被他自然真淳的人生追求,躬耕自给的生活选择,松菊诗酒的淡泊之境所折服,特别是读到他想象自己归家的场景和归隐的生活:遥遥望见了自己的旧宅飞檐的一角,一路“载欣载奔”,至门前见“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于是“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便“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他想自己日后“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闲暇时就“园日涉以成趣”,“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如此温馨闲适的生活,怎不令人欣羡?

但是,当我再细细品读时,却发现在这行云流水般的畅想之间有一句话显得尤为不入,就是“门虽设而常关”.为什么陶渊明家的门常常是关着的呢?在我的印象里,乡村田园生活就如孔子所倡导的“大同社会”一般,家家应该是“夜不闭户”.也应如陶渊明自己写的《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那般通透热诚.就陶渊明本人而言,我甚至认为他不应该住在房子里,他应该就住在天地之间,和一切自然相依相生,怎会将自己囚于久闭的房门之内?总之,我觉得这句话是不是应该改成“门虽设而常开”更符合原文的意境和作者风格呢?

然而,本人发现数篇陶诗和其他隐逸诗中也多次出现“常关之门”的意象,于是我浅析其内涵,大致分出以下两种可能的想法.

一、知音且稀,开门何为?

“寝迹衡门下,邈和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这是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和从弟敬远》中的四句.陶写自己隐居家中,销声匿迹,和世隔绝,四顾没有知己,只好白天把“荆扉”长闭.“寝迹衡门”,“邈和世绝”,或许陶内心并不想“绝”,就像《归去来兮辞》的序中所言:“于是风波未静”,其中的“风波”包含着多少陶渊明不能说,也不敢说的话.当时恒玄和刘裕君权易位,腐败,本想转而投向刘敬宣幕下,然而后来刘敬宣被刘裕解职,陶只好再退而求其次,做一个小小的彭泽令,可以说,当时陶早已看清时势,做彭泽令只是为了归隐做准备,妹丧和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只是一个借口罢了.“莫谁知”倒是真的,既然已辞官归隐,还有谁会在意一个乡村老夫,更不会有人来理解陶的意志和情操了,那么门也就不必开着了.除这首之外,陶在《归园田居·其二》中也写道:“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所居处人迹罕至,白天依旧柴门紧闭.还有《饮酒二十首中》:“班班有翔鸟,寂寂五行迹.”《读山海经》中的:“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虽没有写“门”,但也含蓄委婉地体现了自己归隐田园之后,原本那些官场上的亲戚朋友都和他不再来往.访者甚稀,知者几无,甚至连自己的妻子也不能理解他,陶曾在《和子俨等疏》中有言:“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心愧.”说明陶很遗憾自己的妻子没有像老莱子的妻子那样支持丈夫坚守品节的行为,邻居中也没有像羊仲求仲那样的隐士作为自己的知己.其实再回头读《归去来兮辞》,确实也发现了类似的意蕴.比如:“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包括文中只写了“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却不写妻子的一言一行.

二、我庐我境,勿扰吾心

如果说第一种想法是指陶渊明客观上不开门的原因,那么试想一下,如果真有昔日的同僚前来拜访,甚至是高级官员前来求贤,以高官厚禄请其出山从政,陶会开“门”吗?如果说第一种想法是陶怀才不遇,知音难觅,看破时局的失落归隐,那么我认为,其实在他内心深处,这“常关之门”更是在主观上杜绝了外界的一切纷纷扰扰.

《归去来兮辞》中“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和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既然“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那我不如就在自己的“容膝”之地里“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众鸟欣有托,我亦爱吾庐.”一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对自己小天地的挚爱和满足,“户庭无杂尘,虚室有馀闲.”而那“常关之门”就是将那些“杂尘”挡之门外.

曾经一度不太理解为什么陶渊明不想让《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被世人所寻得,如今想来,是不是陶公也为那一方净土设了一道“常关之门”,不想让世人污之渎之.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不是表明在陶公心里,已有一扇常关的心门,隔绝了一切喧嚣.

“门虽设而常关.”此“门”已不仅仅是陶渊明的田园小屋之门,在陶公心里,是知音难觅之无奈,更是坚守节操之决绝.既然仕途之门于他常关,他便“以关还关”,让这“常关之门”守护了自己至洁的灵魂.

当然,陶公并不是唯一地关门之人,叶绍翁的“应怜屐齿映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孟浩然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都无不体现了关门之于隐士的意义.

但当我读到:“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我笑了,陶公的门虽关犹开,他的心是敞亮的,灵魂是通透的.

参考文献

[1] 张诒三.《归去来兮辞》再议——让我们向远方的陶渊明再走近一步[J].学术界,2013(02).

[2] 史月嬋.《归去来兮辞》的主题意蕴和表现艺术[J].语文建设,2016(04).

[3] 倪玉梅.《归去来兮辞》述评[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2).

作者简介:陆紫怡,女,汉族,浙江绍兴人,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隐逸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隐逸的意思是什么方面论文范文。

论陶渊明隐逸思想
摘要: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兼收儒道合理成分,与时代风尚相关,又有个人的革新和创造,具有鲜明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其思想的复杂性及隐逸生活的多层面性。关。

陶渊明诗歌中隐逸情怀
摘 要:陶渊明并不是天生的“隐逸”诗人。他曾经积极入仕,归隐后甘于躬耕田园。入仕的情怀下包涵着儒家积极入世的的思想,同时也受到当时玄学思想的影响。

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摘 要:魏晋时期,隐逸之风盛行,因为时事、命运的荒谬而出现了一大批隐逸的文人,但是在这些人中,却有一人与他人不同,那就是陶渊明,本文就以他的《归。

陶渊明饮酒诗和其人生抉择
摘 要:陶渊明是魏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一生愛酒,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个将饮酒诗作为创作主题的诗人,且是大量。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