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良知视域论文范文写作 良知视域下人生四重境界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良知视域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1

良知视域下人生四重境界,本文关于良知视域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良知视域论文参考文献:

良知视域论文参考文献 自考论文查重吗论文查重修改技巧论文改重技巧小论文查重

摘 要:王阳明在晚年提出了“致良知”这三个字,更是将“致良知”这三个字称作是儒家学说的“正法眼藏”.“致良知”的理论把心和理、知和行、道德修养和社会实践融为一体,将孟子的“良知”和《大学》的“致知”相结合,表达了宋明理学“本体和工夫”结构的基本内涵,对当世和后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文章以良知为视域,力图对本我的良知呈现,现实生活的良知掩盖、作为修养工夫的“致良知”以及作为终极实在的“良知”进行一定程度的阐述,从而展现人生之四重境界.

关键词:良知;四重境界;王阳明

从阳明思想的发展脉络来看,以龙场悟道为标志,“致良知”成为了阳明毕生之学的高度凝练.王阳明曾评价“致良知”:“致知二字是千古圣学之秘,向在虔时终日论此等此是孔门正法眼藏,从前儒者多不悟到,故其说卒入于支离.仕鸣过虔,尝和细说,不审闲中曾论及否.”①这里的“致知”二字实际上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由此可见,阳明能够将“致良知”三个字归为儒门之正法眼藏的地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而在笔者看来,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究其本质而言,恰恰是以良知为视域对人生的四重境界进行阐述的集中体现.其中,“心之本体”即是“良知”的本然显现,“知善知恶”体现的是良知本然的道德评判标准.另两句则是对于工夫论意义上的“格物诚意”、“知行合一”的方法论.人生中的道德准则需要我们“由内而外”地发扬,我们为了更好地生活也应该去开拓存于内心的良知首先,良知作为本体之说具有先验的性质,在人出生之时便有所呈现,是所谓“人人心中有仲尼”.其显现程度也成为了划分凡夫俗子、贤人和圣人的重要标志,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你我皆为等闲之辈的道理.而作为修养工夫的“致良知”更是阐述了从“芸芸众生”向“圣贤之人”转化的方法论.本文就力图从本我的“良知”呈现,现实生活的“良知”掩盖、作为修养工夫的“致良知”以及良知的终极实在四个角度出发,对人生的四个境界进行一番阐发.

1 良知——人的本真存在方式

孟子所言,“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②中的“不虑而知”体现的是良知自身的先验性.孟子的四端说正是对这种内在良知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解释.阳明继承了孟子关于良知的阐释,他依此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③其中,“不假外求”强调了良知是一种“向内”的功夫,不需要从“自我”之外寻求.良知更是人们内心的一种 ,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种 是人和生俱来的,或者说是人之为人的特征之一.“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原无非礼,这个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是驱壳的主宰.”④所以说,良知本体就是人心的本来面目,亦称为心之本体、心体,是“本我”的应然状态.

良知作为心之本体,是人所固有的先验道德意识、先验道德规范和先验道德本体,表现为普遍之知、先天之知.“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强盗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做贼,他还忸怩.”⑤正如阳明所讲,良知在人出生之时便伴随着人而存在,无论如何都不会泯灭.因为它就在那里,是人的本然存在状态,只是现世的人察觉的程度不够深刻罢了.除此之外,良知是人人都有的,无论圣愚、无论老少、无论古今.换句话说,“良知”实际上就是天理人性的自觉自明.“学者真能见得良知本体,昭明洞彻,是是非非,莫非天则.天则即天理,是是非非指良知本体具有判断是非的认知功能,即只要体验到良知本体,就能发现良知是光明的,是知是知非的.”⑥

2 现实的生活状态——论“良知”的掩盖

上文说明心体本然状态应该是良知的全部呈现,它是先验的道德原则,能够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但虽然如此,现实生活中多数人仍旧为等闲之辈,和圣贤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即使“人人心中有仲尼”、“人人胸中有圣人”,但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却仍不能够触碰到最真实最全面的“良知”.其原因就在于“胸中有圣人”是指良知本体而言的,对于现实的人来说,我们只能说是潜在的圣人.这里面就存在“本有”和“现成”之间的区别.

阳明认为,多数人之所以不能像圣贤一样,原因就在于现实生活中,心之良知被私欲遮盖,很难以显现其全貌.人心之本体作为一种灵能本应该指引人们的道德行为.但人们之所以不能发现良知、按照良知的要求去做,原因就在于心中的“私欲”.当人们的私欲和道德行为发生冲突,私欲的力量便会阻碍良知的发现,指引人们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阳明在《传习录》上已隐约地提出致(良)知就是充扩自己发见于日常生活意识中的良知,使阻碍良知的‘私意’全部去除,使良知全体得以充塞流行,毫无滞碍.”⑦为此,阳明举了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和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心犹水也,污入之而流浊;犹鉴也,垢积之而光昧.”⑧即常人的心体即良知就好像清水和明镜,本来是光明无昧的,但受私欲习气之蔽而黑暗了,就像一潭清水流入了污水,也像一面明镜堆积了灰尘.实际上,这里面提及得私欲习气也可以被解释成“自我”、“小我”.阳明正是用这样的比喻生动地指出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自我的膨胀往往使我们浑浊了双眼,不再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3 “非我”的现实超越——作为修养工夫的“致良知”

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从对“良知”和“致”的分析解释入手,在肯定人性本善、良知即是本性的前提下,主张人们通过后天的道德修养来祛除蒙蔽良知的物欲,回归至善的本心.在这一过程中,王阳明对本体和功夫的关系进行了融合,既肯定了回归人只要觉悟随顺良知本体的“顺其自然”的可能性,又进一步肯定了后天致良知功夫的必要性——不仅对世人保持本心有鼓励作用,更有利于人人加强道德修养功夫,达到社会和谐,真正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功,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⑨的理想宗旨.同时,本体和功夫的关系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深了对知行关系的理解,肯定了知行合一的重要.其知行合一的理论将先天之知和后天之致的关系结合在了一起,不同于程朱理学朱熹将知和行相割裂从而将其抽象化,他的学说理论更贴近实际.“致良知”的学说包含了良知本体的基本意义,又明确了整个学说的道德指向,并且兼具本体工夫浑然合一的效果,有着强烈的实践性,很好地体现了先天之知和后天之致相结合所产生的对世人的有益影响,不仅有利于现实中对心性的把握,更为后世学者和理论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基础和思路.

4 无我的终极复归

“无我”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终极实在.无论是“圣人之学以无我为本.”还是“诸君要常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个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⑩都可以看出,阳明认为人生的终极实在境界应该是“无我”.按照陈来老师的说法,“无我既是本体,也是境界,又是功夫.通过无我的功夫,达到无我的境界,以恢复心之无我的本然状态.”?輥?輯?訛这种境界实际上是一种本然状态下的复归.由于“私欲”对我们的干扰,使得良知本体被遮盖.而这一境界便是从私有中走出,大彻大悟般发觉人之本然,复归于终极实在的存在.然而阳明之强调“无我”和佛家和道教所倡导的“无”已然有所区别.佛教直接否定了“我”的非法性,倡导经由“无我”的状态实现涅槃,和人世间一切凡事划清界限.而相对于阳明而言,其学说是儒家理想的一脉相传,发扬光大儒家思想,自然不能脱离尘世.它真正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在于个体和整体之间的如何成为一体的关系.而阳明之学因此则强调“流行无碍”,即“学问功夫于一切声利嗜好俱能脱落殆尽,尚有一种生死念头,毫发挂碍,便于全体有未融释处.人于生死念头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輥?輰?訛所谓“毫无挂碍”便是在接受外物的浸染之后,仍然保持内心之充实不动,不为外物所累.对于一切“声利嗜好”都能保持“物来顺应”的态度.

总而言之,从良知的视域下可以总结出人生的四种境界,即出生之后的本然“良知”呈现,被私欲浸染的“良知”现状,超脱 的“致良知”以及“良知”的终极实在状态.这四种境界实属人生之不同阶段,也只有慢慢品味,才能发觉其中的义理所在.

结论:关于良知视域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视域与视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结构视域下好人难寻
摘要: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 Connor,1925-1964)在其短暂的三十九年时间里,共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和。

政治成本视域下重污染企业真实盈余管理
【摘 要】 近年来,雾霾天气成为我国主要经济聚集区域的天气常态,空气污染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公众的广泛关注。文章利用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标。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海运经济
摘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与新常态,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为海运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应当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发展海运经济。本文基于“一带。

中国社会经济视域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开放政策的推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了国家性战略之一,在党的十八大结束之后,它更是成为了社会经济创新性。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