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社交网络论文范文写作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社交网络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5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关于免费社交网络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社交网络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社交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社交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论文网络营销论文网络营销相关论文网络论文

人们普遍认为他们在网上所表现出来的是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另外一面.真是这样的吗?

一个箱子,一只老鼠,一根操纵杆.每当小老鼠扳下操纵杆,一道电流便顺着一条细微的电极释放出来,去刺激它前额中部的某个部位.那感觉是如此的舒服,让小老鼠不停地去扳动操纵杆.研究者们意识到他们发现了位于大脑前额的愉悦反馈神经中枢;通过这些刺激,小老鼠体验了一次又一次幸福的快感.

然而对于人类而言就没有这样的一道电闸,可以拉起摁下,从而能体验到幸福滋味.对此人们还得说句谢天谢地.因为那只老鼠在这场幸福测试中差一点儿就死掉了.在强大的快感之下,它甚至忘记了自己还要进食和喝水.

与按电闸反馈快感原理惊人相似的是社交网络上的点赞效应.神经学家们发现,点赞会让人们获得与现实中表扬相同的心理宽慰.来自柏林自由大学的专家达莫西从职场心理学和认知神经学的角度来研究人们在网络在线和离线状态的行为对比.在一次实验中,达莫西记录下了受试者们听到赞美后的愉悦反馈神经中枢的活跃程度样本.在将这些样本和他们对脸书等社交网络的使用情况联系起来之后,他发现:对赞美反馈强烈的受试者在生活中也是个社交网络使用达人.

愉悦反馈神经中枢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演化机制.它会“观察”我们的日常行为,在我们感受到幸福和力量的时候,让身体也充满这方面的快感.体内符合这种特质的元素也将得到保留.食物、性、金钱和社会声誉等都有助于人们获得幸福快感.神经传递素多巴胺的分泌状况也让位于前额的脑前区意识到:嗯,这种感觉很好,多来点!

社会的肯定就像兴奋剂,为了得到它我们几乎什么都肯做,问题是:脑前区对积极的反馈是很快的,一个赞,再一个,再一个,这对于见过太多世面的人而言不算什么.只有超出自身期望的时候,神经细胞才会活跃起来,40个赞,50个,60个.这种感觉还不错,还能不能多来点儿,80个,90个,100个,哇!叮铃铃!愉悦反馈神经中枢运转起来了,人们露出开心的表情.

只有对点赞和追捧的预期一再被突破时,人们才会在社交网络上发出越来越吸引人的内容.于是自拍就大量出现了.全世界每年死于冒险玩自拍的人数要远远超过死于鲨鱼袭击的人数.即使很多地方已经明令禁止自拍,也无法改变现状.

现在让科学家们越来越感兴趣的是,人们如何在网络上秀自己.事实是:我们的在线聊天内容中讲到自身的部分只占60%,而在社交平台中分享我们个人生活的内容竟高达80%.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喜欢在网络上放大自我的程度取决于有多少人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自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关系学家亚历山德拉·贝尔格发现,别人倾听得越多,我们就越喜欢讲自己的事情.研究者们认为这是人类本能的自我主义的体现,这种自我主义让我们很难去做到换位思考.除非一个人直接指出,他需要我们的关注或者建议.为了搜集理论依据,巴拉什和贝尔格找了近150名参与者,进行了6次实验.

观察表明:在二人对话中,实验参与者将更多的焦点集中在对方身上.他们不是只谈自己,而是在对话中更多地说一些对对方有用的内容.然而在规模大一点的小组谈话中,情况就截然相反了.人们不仅一下子摇身一变成了个利己主义者,而且还极力避免说出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观点.在这种场合中,他们很少使用那些极端、强硬或者令人不悦的措辞.

在社交网络的虚拟舞台上大受追捧之后,人们是否也会摆出明星架子呢?脸书和Instagram等社交应用软件会让人变得自恋和肤浅吗?

在社交网络中的言辞会放大一个人在渴望被关注等方面的心理状态,这是肯定的.但是就此下定论说网络可以实现每个人的那点小心机,会让我们变成自恋者,这未免过于草率.汉堡市汉斯·布雷顿学院经验关系学教授乌维·哈塞布林克认为,这些现象不能归咎于新科技.

人类对于受到关注的渴望当然不是马克·扎克伯格发掘出的.要理解这种狂热的自我表现行为,人们必须亲自到网上去看一看.社会心理学家海涅·科伊布认为,人们渴求肯定和归属,会努力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以便给外界留下一个积极的印象.科伊布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还提出了“印象管理”的概念:在我们尝试着向外界树立自己正面形象的时候,我们一方面强调自己身上那些广受推崇的友善、亲和、诚恳、精干等性格特征,另一方面也会弱化那些不讨喜的性格弱点,如缺乏耐心、嫉妒、吝啬等.

在“印象管理”方面,我们表现得极其八面玲珑,根据对象及其喜好展现出不同的性格.我们时而变身为善解人意的知心大姐,时而成为意志坚定的老板,时而又是含情脉脉的恋人.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游走,身兼多种身份所需的特征,有些需要我们时时展现,有些则需要我们刻意隐藏.

我们就像站在高高的山脊之上,看到两边延绵而去的两个极端.有的人为人处事一成不变,让人诟病为迟钝、固执和死板;有些人的日常行为变化多端,让人感觉缺乏真实感,或者说是不稳重和投机取巧.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社会上其他人言语投机,这种渴望同样存在于网络上.我们是会将自己和盘托出还是会半遮半掩,取决于是谁在网上与自己交流,是朋友、父母、老板,还是陌生人.在应用软件Xing、Tinder或者脸书上所映照出来的都只是我们生活的局部.相比于现实生活,在虚拟的数字空间里,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出场亮相:很多消息和状态可以审阅很多遍之后再发出去;原本紧张颤抖的语音可以练到自信洪亮了再录成信息发送;在上传照片之前可以通过修图遮住鼻子上的痘痘.我们的生活通过这种方法变得比它原本的样子美好上几百倍.

我们在网上的任何反馈都通过虚假的符号表情来表达,而非真实的表情和手势——在脸书上常年就只有一个点赞按钮.几个月前,脸书添加了一些表情选项,比如爱心、哈哈、哇哦、悲伤和生气等.其实一个与点赞相反的鄙视按钮就有可能颠覆整个脸书的世界.一些人本想圈粉,结果却事与愿违.

现在人类学也加入到关于人们在虚拟空间里自我表现的大讨论当中了,不久前,一篇名为《我们为什么要秀?》的人类学研究报告刚被发表.9位科学家花了15个月的时间研究了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在社交网络里的表现,并得出结论:每种文化都有各自的自拍喜好.

在英格兰,除了传统的自拍和群拍(一群人的自拍式合影)之外,还活跃着一种所谓的扮丑拍,拍照的目的其实是故意通过某个角度来体现难看的双下巴或者招风耳.在智利特别流行拍脚,照片中的人躺在电视机前的沙发上,出镜的是那双高高翘着的脚,以此来说明:我很舒服.在巴西,年轻的小伙子特别爱拍自己在健身房里上身的照片.在特立尼达,姑娘们不仅爱拍脸,还爱对着镜子拍身上的衣着.在中国,男人们喜欢先打发胶,弄个高耸的发型再自拍,这样会显得自己更加高大.

无论是自拍、脚拍还是群拍,每次点赞都会给发布者带来愉悦.就如同不愿放弃美食、性和金钱一样,我们大多数人如今也不愿放弃获得点赞的享受.然而为了让自己不那么沉迷于网络,我们或许应在现实生活中多给自己和他人一点点赞美.

[译自德国《时代周刊》]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社交网络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社交网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大学生社交网络风险感知和自我表露行为
【摘要】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中,大学生的风险感知水平总体偏低。风险感知水平对其在微信朋友圈中态度观点、学习工作、个性和身体四类信息的表露影响显。

大数据下社交网络人群抽样方法文献综述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展现出其前所未有的能量,因此,获取信息尤其是有价值的信息是很重要的。对于处于社会网络结构的人们而言,他们身上也蕴含着丰。

社交网络招聘的特点与应用
摘 要:传统网络招聘凭借其成本低、信息传播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等优势兴起,如今由于虚假信息过于泛滥、同质化严重、招聘成功率低等问题陷入了尴尬境地。

大数据环境下社交网络商业模式的隐私保护
伴随着社交网络的成熟化,基于WEB2 0版本的社交网络商业模式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不仅提高了营业额,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创造。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