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理念论文范文写作 日本近现代宗教团体立法沿革与理念的变迁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理念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8

日本近现代宗教团体立法沿革与理念的变迁,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理念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有关日本文化的论文日本饮食文化论文日本文化论文

摘 要:日本近现代宗教团体法自明治政府的神道国教化政策开始,经历了明治宪法、宗教团体法、日本宪法、宗教法人法的制定与修改,迄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立法理念经历了重大变迁:信仰自由权利不断扩大,政府排斥、压制宗教的权力逐渐缩小,最终确立了信教自由、政教分离、圣俗分离的理念.这一变迁是宗教事务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更是日本对压制信教自由政策给个人、社会所带来的痛苦的反思,代表了社会文化、人类精神自由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政教合一;信教自由;政教分离;圣俗分离

中图分类号:B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458(2017)01-0016-07

DOI:1014156/jcnkirbwtyj201701003

日本宗教法人法于1951年颁布,到2008年为止,先后进行了25次不同规模的修改,与其他有关宗教团体的法律法规,例如宪法、民法、公益法人法、税法、劳动法等相互配合,形成了日本现行的宗教团体法律制度.在这一庞杂的法律体系中,宗教法人法处于核心地位,规定了宗教团体的基本行为规范,反映了宗教立法的基本理念与精神,是了解日本宗教团体法律制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文章通过梳理日本宗教法人法的立法过程,探讨其立法理念的变迁,分析信教自由原则的确立与日本社会文化、宗教事务发展的关系.

一、从神道国教化到

明治宪法的信仰自由

(一)神道国教化政策的确立

1868年成立的明治新政府以建立强有力的统一国家为目标,确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体制,采用神道国教化①政策,恢复了政教合一的制度.将供奉天皇家氏神的伊势神宫置于全国其他神社之上,把全国各地的神社分为不同的等级,纳入国家体制,使其成为国家组织体系的一部分.将这些神社神道通过立法上升为国教,促使国民强烈崇拜,以维持天皇权威的绝对化.

①通常意义上的神道国教化,指的是将神道作为日本的国教的运动,就是以神道为核心理念教化国民,主张天皇神格化、祭政一致等,将祭祀作为国家行为在皇室、神社举行.哲学研究黄晓林:日本近现代宗教团体立法沿革及理念的变迁日本问题研究2017年第1期由于神教国教化的政策遭到强烈反对,1872年天皇政府不得不放弃了神道国教化的政策,以《三条教则》为根本宣扬皇道思想,任命神宫、僧侣等教职,转而采取神佛共同布教的国民教化政策.另一方面,由于发生了浦上教案浦上村位于长崎北部,村民普遍信仰天主教,而当时的日本政府施行禁止基督教的政策.1867年,68名信徒被投入监狱,3个月之后,约3400名教徒被流放到各地.到1873年基督教信仰解禁为止,大约640名教徒被折磨而死.,在基督教徒的反对下,1873年政府撤销了禁止基督教的政令,默许了基督教活动的合法性.此外,从欧美回国的知识分子带回了宗教信仰自由的理念,政府的宗教政策受到严厉抨击.加之修改條约等国际舆论的压力,为了获得西欧各国的信任,日本政府不得不出台信仰自由的政策,神社神道与教派神道相分离,神社是国家祭祀的设施,提出了“神社非宗教论”的观点,试图协调对神社的强制崇拜与信教自由之间的关系[1].

(二)明治宪法中信教自由权利的确立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颁布.受人权思想影响,第28条规定保障信教自由,即日本臣民在不妨碍秩序安宁及不违反臣民义务的前提下,有信教自由.信教自由作为一项宪法上的权利被确认下来.实际上,明治宪法所保障的“人权”并不是天赋的自然人权,而是因宪法规定而产生的权利.天皇、贵族与臣民是不同的,前者永远是支配者,后者永远是被支配者.这样的思想意识是明治宪法的根基[2].此外,日本明治宪法对人权的保护只是保障“臣民的权利”.明治宪法的上谕规定:“朕宣告珍视和保护我的臣民的权利及财产安全,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应该完善它的享有.”这种宪法上的权利仅指“以法律的规定”而予以保护,从而给予了立法者可以通过立法的方式限制个人权利的自由.根据“神社非宗教论”的解释,参拜神社是臣民的义务,拒绝参拜神社是对神社的不敬,妨碍了国家的“安宁秩序”,是应当被取缔的.所以宪法的这一规定对信仰自由的保护是非常薄弱的,与其说是立法对信教自由的保护,不如说是为行政限制信教自由留了余地.

二、《宗教团体法》的制定与

国家宗教统制(一)《宗教团体法》的制定

明治政权建立之后,为了推行宗教教化的政策,政府以各种形式颁布了大量与宗教团体有关的法令,比如太政官的布告和通告、教部省的通告、内务省令、训令等.明治宪法第76条规定,与宪法不相冲突的法令具有约束力.虽然这些法令起了很重要的社会作用,但是由于形式各异,内容分散,在实际适用中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妨碍宗教团体的发展,影响教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有必要制定涉及宗教行政管理的根本法规,为宗教团体的宗教活动提供制度上的便利,同时也希望通过宗教根本法的制定实施,保护宗教活动及加强国家对宗教活动的监督.此外,制定宗教行政法律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实现明治宪法第28条规定的信教自由的精神,通过具体的法律规定明确国民在宗教活动方面的权利义务.鉴于上述种种考虑,帝国议会曾经先后3次提出过涉及宗教团体的法律议案:1899年第14次帝国议会提出的宗教法案、1927年第52次帝国议会提出的宗教法案、1929年第56次帝国议会提出的宗教团体法案.这些法律议案均未获得通过.政府于1935年命令宗教制度调查会审议宗教团体法案纲要及宗教团体法草案,不过这一法案并没有提交议会审议.之后很快爆发了中日战争,随着战争的深入,日本政府开始强化国家主义、军国主义,在国家总动员、国民精神总动员方针的指导下,采取了宗教教化的国家政策.于是,在1939年第74次帝国议会上通过了宗教团体法案,自1940年4月1日起施行.

宗教团体法的立法目的,一言以蔽之,就是加强国家对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的监督、管制以及利用宗教引导国民为战争服务.政府发布的《宗教团体法案理由书》里有如下说明:国民精神的振作与宗教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在目前的大局之下,必须切实整理统一现行的宗教法令,明确对宗教团体地位的保护和监督,促进宗教团体的健康发展,发挥其教化功能.此外,在文部省对该法案的解释中有如下表述:实际上,为宗教团体提供保护、促进救济措施的同时,又必须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取缔妨碍安全秩序、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这次的宗教团体法案实际上就是依据这样的目的而制定的[3].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理念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理念方面论文范文。

韩国义务教育理念的变迁
20世纪以来,韩国的义务教育理念几经变革,从二战前的精英教育到二战后的平等教育,再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引进的卓越教育或精英教育,都体现出韩国政府对。

经济治理理念结构变迁
摘要:经济治理理念结构就是不同经济治理理念之间的合法性与影响力的分配。本文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经济治理理念结构的变迁,进而从国际关系的视角。

浅看日本儿童文学杂志赤い鳥中地藏形象变迁
摘 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日本儿童文学杂志集《赤い鳥》中地藏这一形象,从日本地藏信仰的角度出发,同时对比日本传统说话文学,探究地藏的形象变迁和机。

近现代中国经济历程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摘要:中国近现代的经济发展历程是复杂的,经济可以有效的体现国家繁荣昌盛的程度,同时经济的发展过程可以反映国家的社会生活的变迁过程,中的经济的发展。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