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那些事论文范文写作 百年中医那些人,那些事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那些事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21

百年中医那些人,那些事,该文是关于那些事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那些事论文参考文献:

那些事论文参考文献 中医杂志辽宁中医杂志中医护理论文中国中医急症杂志

进步青年学中医,心中有疑惑

诗人朱湘1922年尚在清华大学读书,当时19岁的他,已名列“清华四子”之一,是清华校园里有名的才子.名声在外,就有很多热爱文学的青年给他写信.中医师高思潜便是其中之一.

高思潜是当时典型的进步青年形象——爱国,爱好诗歌,不过因为家境贫寒,十四岁就要外出糊口,他只有放弃文学上的爱好,专心学医,行医.但对他来说,行医并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他还有更高的追求——对中医药学进行更深的研究.他在给朱湘的信中说,“无论何人,若对于他的职业毫无兴趣,那他的行为便同机械的作用一般.”

学中医,高思潜有两个办法.其一是“通小学”——“小学”即是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有了这些根基,才能明了古代岐黄(岐伯和黄帝,相传为医家之祖)、越人(扁鹊)、仲景(张仲景)所著医书的内涵.其二就是“通西学”,“以窥解剖生理之奥秘”.高思潜认为,只有深入了解中医经典,同时以西方医学的知识来观照中医,这样才能对中医学习做到不盲从.

在那样的年代,作为一个受到西方文明影响的进步青年,高思潜对于当时的中医状况是很不满的.他在信中向朱湘倾诉说,“阴阳五行之说,当然是谬妄虚诬的”,但社会上的多数人还是要维护阴阳五行之说.整个中医界,“完全是泥古的,抱残守缺,不肯创新.而乡下的中医师呢,则是不学无术,忽视中医经典的学习,叶天士不知是什么人,《温病经纬》不知是什么书,动手就是柴胡、桂枝,再进便附子、肉桂.”就这样,他们既谈不上继承,更谈不上创新,医术水平十分低下.

在这样污浊的环境中,高思潜十分无奈,他只好一面研究中医经典,给中医期刊《三三学报》撰稿,一面写诗解忧.

后来,他和朱湘的往来书信刊登在了《三三学报》上.这成为了研究中医难得的第一手材料——从高思潜的信中可以读出当时的中医状况、中医治学方法和中医师的修养,而朱湘的回信,则表明了知识分子对于中医的普遍态度.

朱湘说,他从小就听过很多中医的故事,这些故事半真半假,所以“我国医术的不可测已可斑见”.

不可测,就是灵异了.作为一个基本不懂医学的知识分子,朱湘的结论是,“这种灵异的发展如能再用科学的方法去整理一番,则裨益后世,这是我敢断言的.”所以,他希望高思潜能潜心研究中医治疗疾病的奥妙,把中国医学“整理得清清楚楚”.

名中医,大多是自学成才的

中医的传承,很大部分就是靠了这些高思潜尤为看重的中医经典.近代的很多名中医,和高思潜一样,并非出身中医世家.他们偶然对中医发生兴趣,想要学习中医,就开始翻阅古医典籍,然后自学成才.

有“京城四大名医”之称的萧龙友,就是其中之一.他童年时,由于其母长年有病,便留心于医药,经常翻阅古医典籍,每有心得即作笔记,日久后竟“积稿盈尺”.同时,他也会去药店求教医药常识.随着他的古文水平越来越高,中医理论知识也就不断丰富.

1892年,川中霍乱流行,省会成都日死八千人,街头一片凄凉,棺木销售一空.很多医生因惧怕传染,不敢医治.正在尊经书院求学的萧龙友就挺身而出,年仅22岁的他,同当地医生陈蕴生一起沿街巡治,用中草药救治病患,使很多病人转危为安.经此一事,萧龙友声名鹊起.

不过,对萧龙友而言,行医只是“副职”.他是传统的读书人,考科举、做官才是正经事.1914年,他奉调入京,在财政、农商两部任职,做官之余行医治病,传说诊治过不少有名的病人.

1916年袁世凯病危,萧龙友入总统府为其诊断.萧龙友切脉后,断定袁的病为尿毒症,提笔开了处方,必须服药静养.但那时内外交困的袁世凯如何能静得下来,便很快死去.

1924年,带病北上的孙中山病情日趋严重,难以饮咽,便请萧龙友诊治.他认为病根在肝,已呈现病入膏肓之态,非药可及.孙中山病逝后经过病理检查,果然死于肝癌.这说明萧龙友诊断无误,一时社会为之轰动.

医生当得太好,就不想做官了.萧龙友觉得,数十年宦海浮沉,倒不如行医于国有益.1928年,民国政府南迁后,他就毅然弃官行医,以北京西城兵马司胡同的宅院为诊病之所,正式挂牌开业.这也印证了那句俗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专职行医的萧龙友,医名日隆,成了一代名医.1936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书中“中西名医”篇记云:“萧龙友:为北平名医,惟年届古稀,精力就衰,摒去外缘,不再诊病.但亲友中有疑难大症请求者,间或出诊.”

萧龙友行医,出诊的价格是西城八元,东、南、北城路远加倍.车前面坐两个人,一是司机,一是管事.看完病把礼金交给管事.如果请去看完一个病人,顺便再给家中其他人诊脉,开个方子,便再加二元.他的方子以草药为主,药剂很大,价钱不贵,不大开贵重药,也不指定药店去买.

萧龙友的行医佚事,北平街头流传得很多.某夫人产后虚弱,病情十分危险,便请萧龙友为之诊脉.经仔细“望闻问切”之后,开出药方,病人当场吃完药,就大吐起来,吐出绿色的滓状物,自此病就好了.

梁启超寓居天津时,有一次夫人生病,梁启超的学生谢国桢便请了萧龙友出诊.经萧龙友精心医治,几天之后,梁夫人的病就好转了.临行时,梁启超大笔一挥,嘱向帐房领钱:“礼金大洋贰佰元.”当年的200元大洋可不是小数目,学生笑谈:“真是总长的派头.”

后来,1929年,梁启超患病便血,相传也找萧龙友看过.梁启超先赴协和医院检诊,西医诊断为肾上有病,必须手术切除.但梁启超放心不下,便去问萧龙友的意见.萧龙友认为他肾脏无病,应该慎重行事,长服所开中药便可痊愈.但梁启超还是赴协和医院手术,结果手术却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医生割了好肾留下了病肾.这次医疗事故,引发了文坛上激烈的中西医之争.

文坛领袖也要看中医

却惹出两桩公案

中医,说是中国的医学其实并不准确.中医这个词是清末的时候才出现的,就是一个区别于西医的称谓,其实叫传统医学更为合理.而西医呢,说是来自西方的医学也不对,应称为现代医学.所以,中西医的各种纠结,其实无关中西,而是传统和现代的碰撞.

结论:关于那些事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手机那些事岳云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九龍荃灣暴動60周年教訓
前 言50年前的1956年10月10日至12日,在香港發生的“九龍及荃灣暴動”,其實有多個名稱,但都指向同一件事情,這些名稱包括:“1956年。

你越拼命,无能为力事就越少
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小学的时候,班上一个同学的妈妈得了胰腺癌,老师号召大家捐款。大家根本不懂什么是癌症,嘻嘻哈哈地捐着,还相互询问捐了多少。。

张金柱中医加武术,谁也挡不住
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遍访名师,终练就绝世武功。自成立之初便习医练武的山西科技社,以一身硬功夫奠定了其不可撼动的江湖地位。多年前,广州一位70。

包幼甫因时而变,随事而制
2016年,是包幼甫任职第一三共中国区总裁的第五年。过去的5年里,第一三共(中国)丰富自身产品线,与其他跨国药企和中国本土企业开展营销战略合作,。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