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观照论文范文写作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文化观照教学法运用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观照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6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文化观照教学法运用,本文是一篇关于观照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观照论文参考文献:

观照论文参考文献 古代汉语论文课程教学杂志教育教学论坛期刊企业文化期刊

摘 要: 文化观照教学法是古代汉语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对于提高学生对古代汉语的价值认同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实践文化传承均有较好的效果.文化观照教学法主要由教师实施,对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从而让文化观照教学法的效果更佳.

关键词: 文化观照法 传统文化知识 文化传承

“古代汉语”这门课包罗万象,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工具性、人文性.在教学中,我们将常用字词、文选和文化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实现文化传承的同时,也提高人文素养,陶冶审美情操.文化观照法是古代汉语教学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它以教材为依据,在评估学生认知、需求和接受情况的基础上,恰当地导入相关的文化因素,从文化视角解读知识本身,并进行合理整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增强教学效果.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运用文化观照教学法具有重要意义,它在通论和文选中运用方法又有不同.此外,文化观照教学法主要由教师实施,对教师要求比较高.

一、“古代汉语”教学中运用文化观照教学法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代汉语课因为学习难度相对较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如果教学中在文字、词汇和文选表面之外,还充分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融合,就可提高学生对古代汉语的价值认同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汉语难学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差异大,理解难度大,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化观照这一有效教学手段.

(三)有利于文化传承.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要协调好基础知识的传授和传承文化的关系,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帮助文化的传承,二者不可偏废.我们不仅要发挥好古代汉语的工具性功能,更要注重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自觉实践传统文化传承,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

二、“古代汉语”教学中文化观照教学法的运用

文化观照教学法主要是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并将之导入相关教学内容的讲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文化观照教学法的实施具有多样性,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导入相关文化知识,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一)文字.文字部分的教学主要采用汉字古字形分析和古代文化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古文字形体探讨汉字构形背后的文化内涵,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在文字教学中实施文化观照法时,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尽量化解理论知识的枯燥.

例如在讲“汉字构造”的理论知识,给学生讲了定义和例字后,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判断所给汉字的类型,这时候可以适当扩大汉字范围,而不仅仅局限于常见字和书本所给例字.可以给学生留下课后作业,让他们分析自己的姓名、自己亲朋好友的姓名及学校的校名等熟识汉字,既提高他们的分类技巧,又增添一些游戏的乐趣,让学生很乐意做,并互相交流,一起探讨.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字典和古籍,深入分析自己姓名的古字形的各种写法、含义及来源,这样既能明白自己姓名的深层含义,又能在介绍自己姓名的时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词汇.词汇要注意挖掘词汇背后的文化因素,有针对性地观照到教学中,合理运用传说、习俗、成语典故、方言俗语等多种文化形式.

1.结合地理知识讲解.例如讲汉字的本义和引申义时,对于“阳”字的本义,学生都知道“山南水北为阳”,如“衡阳”、“汝阳”等.但要提醒学生注意,“山南水北”是建立在中国地理情况(西高东低,河水流向多是自西而东)基础上的,在实际运用中有些特殊情况应区别对待,如“洛阳”,洛水是南北走势,而武汉的“汉阳”,则涉及汉水改道、汉口产生等历史问题.配合相应的地图辅以说明,学生便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结合方言母语讲解.可以联系方言实际,引导学生了解、利用自己方言特点,以今溯古,古今贯通,加强理解和运用.如“治”字,王力的“古代汉语”常用字里注云:“旧读平声(chí).治水,防御它或疏导它等按:‘治’字的引申义应用甚广,凡加于名词的前面,就表示对此事物进行应有的处理.”这里的按语我们应当给学生进一步解释,“治”的动词义“治理、管理”,引申为处理其他事情,如治学、治病等.湖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武汉方言里剖鱼都说“治(音池)鱼”.“治”,《漢语方言大词典》注云:“动词,剖鱼、拾掇(鱼,刮鳞去腮和内脏).”古人也有用此义者,如《乐府诗选·清商曲辞·华山畿》:“开门枕水渚,三刀治一鱼.”书面语和日常口语对应,可加深对古汉语词汇及自己方言的了解.

3.结合成语典故讲解.如《孟子·梁惠王》中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可联系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近义词“半斤八两”.虽然学生都知道“半斤八两”是旗鼓相当、差不多的意思,但未必知道古代斤和两的关系.古代一斤等于十六两,《汉书·律历志》云:“十六两为斤.”这样讲解后,学生才会加深对以上两个词的理解,寓教于乐.

(三)文选.将文选的学习和文化融合,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讲解时可以从文选的时代背景入手,结合相关传说、习俗、成语典故、方言俗语等多种形式加以讲解.

1.结合背景知识.文选均有相应的时代背景,恰当地引入背景知识会有助于文选的学习,减少理解上的困难.但背景知识复杂,不可能一一细讲,可根据需要择要而讲.例如,讲《左传》时需要配合春秋时期的地图、公侯伯子男爵位、各国关系图、宗族世系、宗庙文化等,这些内容导入不够的话就会导致理解不够透彻.《郑伯克段于鄢》中“郑伯”、“郑武公”、“共叔段”的称呼涉及爵位制度和兄弟排行等知识,“郑伯”表示伯爵,而“郑武公”的“公”则是周代对诸侯的统称,并非爵位中的“公”.《宫之奇谏假道》需要先讲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晋国、虞国、虢国三国的关系、地理位置及晋侯、虞公、虞仲、虢仲、虢叔等人物之间的宗亲关系.讲《齐晋鞍之战》时要讲当时的战车骑乘制度、战车中车左车右的职责分工.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观照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观照与关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关于民办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在高校相关专业中面临困境,在民办高校尤为明显。文章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在民办高校中的现状及其原因,并就其改革。

汉语国际教学中文化传播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属于语言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语言与文化之间是紧密相关的。本文主要研究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传播的意义及其策略,让教学更。

古代汉语课程中古今文字通假字教学
摘要:古代汉语是一门文化艺术,它蕴含着我国文化精髓,意义深邃且内容复杂,所以学生在学习古今文字以及通假字时会面临着较大困难,不容易理解。关于古今。

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运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财会管理水平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大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