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材料浏览

关于通识教育论文范文写作 以学为本:新一轮台湾通识教育评鉴探析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通识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2

以学为本:新一轮台湾通识教育评鉴探析,本论文为您写通识教育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通识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通识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农村新技术杂志绘本教学论文新课程导学期刊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摘 要:新一轮台湾通识教育评鉴计划由2012年至2016年实施,本次通识教育评鉴所依据的理念与实践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向,“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学生学习结果评估是新一轮台湾通识教育评鉴的鲜明主题.透过通识教育五个评鉴项目的考察与分析,对内地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与提高通识教育质量方面具有启发意义:将通识教育与院校办学特色、办学目标相结合;实施“以学为本”的通识教育质量评估理念与方法;构建院校内部的通识教育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关键词:以学为本;通识教育;学生学习结果评估;基于证据; 台湾

台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应对教育分流较早、实施“全人”教育的需要,早在1984年发布“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起就开始积极推动各高等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台湾地区通识教育因其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理念与自成体系的教育实践已成为大陆地区各高等院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借鉴、学习的对象.近年来,台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更是从质量监控与评估的角度加大了对通识教育的关注,其对通识教育评鉴的理念与实践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在发生嬗变.

一、台湾通识教育评鉴的发展历程

1995年,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完成了“通识教育中程五年改进计划书”,其中第七大项即为通识教育评鉴,拟于1996学年度执行“评鉴架构的设计”,为1997学年其开展各类大学校院通识教育评鉴做准备.为规划与执行评鉴,由时任理事长的黄俊杰教授担任计划负责人,并对包括中国台湾大学在内的65所院校主持实施了试评.[1]第一次通识教育访评实施时间为1999年4月14日至5月28日,对象为58所大学院校:公立综合大学(13所)、私立综合大学(17所)、师范校院(12所)、单科校院(16所),共邀请55位访评委员.依研究报告所设计的访评项目共计八大项41个指标:*目标与特色(2)、组织与行政运作(5)、教学与行政资源(5)、课程与教学(10)、师资素质与人员(7)、服务与推广(4)、未来发展(3)、自我评鉴(5).访评结果于1999年12月发布,除了单科校院因性质各异,其他三类校院根据评鉴结果分为优、良、可、待改善四个等级.

为改进及深化通识教育,台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于2002年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对各高等院校通识教育实施情况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与检查.为了解各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成效,台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实施了“大学通识教育评鉴先导计划”(简称“先导计划”),由通识教育委员会特聘专家学者组成通识教育评鉴小组, 并成立“通识教育评鉴计划办公室”负责期间的协调、规划等相关事宜.鉴于院校数量多、类型不一,通识教育委员会决议将大学按照类型划分,并针对各类型院校的特色分别拟定评鉴办法,逐步对各个院校进行通识教育评鉴.[2]“先导计划”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3年7月到2004年10月,对成功大学、中山大学、台湾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大学及阳明大学等7所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进行评鉴.评鉴项目包括:目标与愿景(10%)、组织与制度(15%)、教学与行政资源(15%)、课程规划(30%)、教学质量(15%)、师资(5%)、自我评鉴运作(5%)与整体观感(5%).第二阶段执行时间为2004年7月到2005年6月,是针对包括台湾师范学院在内的9所师范类学院进行的通识教育评鉴.在评鉴指标方面,同样是8项,仅将第一阶段的第7项“自我评鉴运作”调整为“自我评鉴及改进” [3].2006年,考虑到既有通识教育制度受高等教育结构性、制度性限制,其发展受到极大阻碍,台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推动实施了“2007—2010年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并将“先导计划”第三阶段同步纳入.[4]第三阶段分为A类计划与B类计划两类.A类计划是指对第一期阶段所评鉴的7所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的再评鉴,时间为2008年3至4月;[5]B类计划是指对未参加第一阶段评鉴的其他4所“五年五百亿计划”大学进行的评鉴,包括中兴大学、长庚大学、政治大学和台湾科技大学.[6]评鉴指标除第7项“自我评鉴运作”调整为“自我评鉴机制”外,其他均无改动.除此以外,台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2004年7月至2005年9月期间进行的“大学校务评鉴规划与实施计划”中,“通识教育”也作为评鉴项目之一成为评鉴的重点内容.

经过多次、分类型的通识教育评鉴活动,台湾各高校对通识教育评鉴活动的认识与实践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于2012年至2016年实施的“第二期大学院校系所评鉴实施计划”(简称“第二期系所评鉴”)中已将“通识教育”纳入到评鉴内容当中,“第二期系所评鉴”突出强调了“以学为本”的评鉴理念与“学生学习结果评估”的评鉴方法,这对通识教育评鉴的实施起到了变革式的影响作用.

二、 “以学为本”的评估范式转向

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于2012年发布的“大学校院通识教育暨第二周期系所评鉴实施计划书”(以下简称“通识教育评鉴计划书”)中明确提出,第二周期系所评鉴将由强调资源输入方面即“提供学生优质学习环境”的理念,转向强调教学过程方面即“研究制定学生学习结果评估机制”,以落实教育目标与实现学生核心能力.也就是说,第二周期系所评鉴将从原来的“教师本位”转变为“学生本位”的绩效责任,强调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评估范式.与以往评估范式不同的是,学生学习结果评估强调评价是从复杂、多变的资料中收集与分析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知道什么与具备哪些能力,并且当评估结果用于改进学生学习这一过程时才得以完成.[7]与强调资源输入的“以教为本”的评估理念相比,“以学为本”的学生学习结果评估具有鲜明的特点.

·课程与教学·“以学为本”:新一轮台湾通识教育评鉴探析

首先,学生学习结果评估范式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实践.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与监控长期以“输入”项目为主导,而忽视了“过程”与“输出”项目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直接反映.从学习结果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定义是学生学习结果评估范式的基本出发点,这样的评估范式可以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直接阐释与说明,是对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完成情况——人才培养质量的直接反映.人才培养质量体现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即学生在接受一段时间的高等教育后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因此,学生学习结果评估也被认为是打开高等教育质量“黑箱”的一把钥匙. 在评估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不再是一句无法实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贯穿于评估内容、评估工具以及评估方法等各个方面.

结论:适合通识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通识教育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途径探析
【摘 要】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定党的领导和共产主义理想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途径是:注重发。

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写
[摘 要]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因教材阙如,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故此,学校应大力鼓励老师编写校本通识教材。

新媒体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促进探析
摘 要:21世纪是新媒体时代,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媒体给全世界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机遇。新媒体以其数字化、多媒体、实时性和交互性传递新闻信息的独特优势而。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