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材料浏览

关于双师型视角论文范文写作 基于双师型视角的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双师型视角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5

基于双师型视角的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本文是一篇关于双师型视角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双师型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双师型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本科毕业设计本科论文格式模板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本科论文题目

[摘 要]文章指出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双师型”体育教师队伍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是在人才引进时,强调学历、职称与技能并重;二是拓展招聘渠道,以便多元化地吸引人才;三是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水平;四是健全合理的教师管理体制,引导体育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五是加强学校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以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

[作者简介]尹贻伟(1983- ),男,河南台前人,空军工程大学在读博士,宜宾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和体育管理.(陕西 西安 710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四川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YX2014B2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14-0086-02

一、“双师型”体育教师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研究者们的看法和表述不一.有学者将之定义为“双职称型”,即教师既有学校规定的某一职称,又有学校外相应行业规定的职称;有学者将之定义为“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又要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也有学者将之定义为“双证书型”,即教师既要有学科教学应该具有的教师资格证书,又要有学科相关行业的技术职务证书.结合体育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本研究认为,“双师型”体育教师应同时具备以下能力或素养:(1)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本科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胜任体育教学,还要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效果.(2)教研能力.教师要有能力承担体育专业课程的开发、研究体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够撰写出质量较高的体育学术论文,以及理论研究的成果能够为实践教学提供指导.(3)专业实践能力.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体育设计能力,能够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进行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发,能够将体育理论、体育技能应用到社会活动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4)良好的职业素养.教师能够在专业教学与社会服务中具有良好的师德,如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等.

二、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

1.“双师型”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地方本科院校中既能开展理论教学又能胜任体育技能教学以及社会服务任务的体育教师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育功能的发挥.导致“双师型”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有:首先,教师的成长与培养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地方高校没有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培养出较多的“双师型”体育教师;其次,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管理一般采用计划录用和行政命令的方式,这虽然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但也约束了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以及学校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人才流动.

2.高学历“双师型”体育教师很少.学历层次能反映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目前的地方本科院校中,高学历“双师型”体育教师明显较少,这说明地方本科院校在吸纳体育教育人才方面存在劣势,以及在培养“双师型”体育教师方面所做的努力还不够.

3.体育教师缺少社会实践的机会.“双师型”教师的成长需要有足够的技能实践机会,特别是为校外组织服务的机会.在西方发达国家(如德国),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以及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往往在校外的企业中进行,这样既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又可以使教师在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同时发展.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与社会组织合作的渠道不畅通,导致体育教师在“双师型”的发展道路上遭遇很多阻碍.比如,一些体育俱乐部或体育活动相关的组织往往不愿意为高校体育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机会,使得教师不了解社会对体育教育的诉求,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理论多、技能少”的特点.

三、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1.在人才引进时,强调学历、职称与技能并重.“双师型”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体育教育的理论素养,而且要具有丰富的体育实践技能.以往地方本科院校在招聘体育教育方面的人才时,特别注重学历与职称两个要素,轻视甚至忽略技能这一要素,导致体育教师队伍中“双师型”体育教师占少数.人才招聘行为不仅直接影响“双师型”体育教师的引进,其发出的信息还能影响目前在岗教师自我成长的方向,从而间接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比如,如果高校在招聘时大力引进技能型体育教师,那么目前在岗教师就会认为学校缺少技能型人才,自己将来的发展重点应该是在实践技能上进行较多的投入.

2.拓展招聘渠道,以便多元化地吸引人才.地方院校在建设“双师型”体育教师队伍时,不能将人才引进的渠道局限于国家层次较高的高校,而应拓宽人才招聘的范围.在具体操作上,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在遵守国家教育政策方针的前提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体育教师的准入原则或制度,面向层次较高的高校以及社会组织招聘人才.一般而言,直接从高校引进的体育人才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科研能力,但在实践技能上有所不足,而从社会组织招聘的体育人才,则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如果地方高校能够平衡这两种渠道(甚至更多元渠道)的招聘活动,就会使不同教师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上实现互补,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形成.

此外,地方高校在实行多元渠道引进人才时,必须改变以往“拥有”或“占有”人才的观念,而采用“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思路.比如,可以以人事*或聘用的方式,利用社会组织中的体育人才担任学校的某些教学工作,甚至让学校教师以某种社会实践锻炼的方式暂时脱离学校教学,到社会的相关领域中去学习,以提高实践技能.

3.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水平.首先,地方本科院校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确定重点培训内容.其次,教师培训方式要多元化,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当地社会资源以及学缘关系等.比如,针对新引进的教师,可以由学校内部的体育教学骨干或者优秀“双师型”教师进行指导;还可以在假期将教师派往发达地区的高校或社会机构进行短期培训;也可以将某一领域的“双师型”专家邀请到学校进行教学指导或培训指导.最后,地方本科院校要积极主动地与当地的社会机构进行联络并展开合作,这样可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当地体育行业的信息并参与到当地社会体育活动中去,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终促进自己在“双师型”方向上的成长.

4.健全合理的教师管理体制,引导体育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科学合理的教师管理体制是地方本科院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就目前而言,在激励教师成长的制度上,有相当多的地方高校依然只重视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而轻视体育教师的社会实践经历.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体制信息,暗示着体育教师应该重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而轻视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因此,地方高校要审视自己的教师管理体制,看其是否满足当前“双师型”队伍建设的要求.

5.加强学校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以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与实践能力.“双师型”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让教师有丰富的机会去服务社会,或者带着学生到社会组织(如企业)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由于社会组织更多地参与了市场竞争,所以它们掌握着体育教师、体育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实践平台与活动机会.因此,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当地的社会组织进行接洽,逐步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既可以让社会组织中的体育人才到学校中承担一些教学任务,又可以让教师或学生到社会组织中去服务、去锻炼.此外,两者合作还有一个巨大的潜在好处,即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社会的实际需要逐步改进体育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陈亚峰,曹宾.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师主动性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3).

[2]龚宁.湖南省高校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6).

[3]高广未.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理论与实践审视[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3).

[4]庞鹤峰,薄煜明,孔捷,等.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现状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5(34).

[5]段贞锋.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5(13).

[6]杨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论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5(9).

[7]汪一丁,王伟英.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9).

结论:关于双师型视角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双师型视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关于双师型视角下应用型院校教师在职培训
[摘要]文章指出了“双师型”视角下应用型院校教师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对在职培训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在职培训内容偏重理论知识,课程设置。

转型背景下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问题
摘 要: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下,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势在必行,而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的转型。青年教师是新升格地方。

地方本科院校对当地经济建设贡献类型特点
摘 要: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提练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一般类型和主要共性特征,对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办学具有一定指导。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