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晚清论文范文写作 晚清民国地方债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晚清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8

晚清民国地方债,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晚清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晚清论文参考文献:

晚清论文参考文献 民国期刊

近日,审计署公布了中国政府的负债情况,截至2013 年6 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88.65亿元,其中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8859.17亿元.

地方债总规模比起此前人们的猜测,少了许多,看来地方债务危机还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严重.中国地方债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规模,而在于借债的方式.

说到地方政府的债务,也可以回头看看晚清民国的地方债,了解一下地方债是如何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其得失成败的经验和教训,也可以作为今天的参考借鉴.

太平天国内乱,尤其甲午战争后,军费和赔款支出甚巨,满清财政吃紧,朝廷不得不放下身段,大肆举借外债.从高高在上的朝廷的角度考虑,借外债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到那时候,大清已经大体上接受了列国和大清平等的现实,向平等的列国借钱不丢人;但是,朝廷向自己的臣民举借内债,仍然有观念上的障碍.堂堂官府怎么向自己治下的老百姓借钱呢?

清末新政时期,两广总督岑春煊就提出“息借民款”而不是强迫要老百姓捐纳,报效.而担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则真的举借内债,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个搞地方债的地方大员.

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时,和1905年举借直隶公债.他自以为以其呼风唤雨的个人魅力,应该“一呼而集”,但根本没有借到原打算480万两的数额.借不到怎么办呢?第一就是老套路,向各县摊派强借,第二是偷偷地向日本借款,终于把他需要的数额完成了.他得到了他打算的480万两的借款,大肆宣扬,成为他的显赫政绩,引起众多的赞颂和效仿.

但袁世凯的公债受到梁启超的嘲笑,梁启超把袁世凯公债揶揄为“袁世凯式公债”.梁启超认为,袁世凯的直隶公债不合世界公债的惯例.第一,世界上对内发行的公债都以政府信用做担保,不必另设担保财源,但袁世凯的公债则指定以盐利等做担保.这倒也不是由于袁世凯的糊涂,实在是因为满清政府信用不彰,老百姓并不信任,袁世凯只有另设担保财源,方可取信于民.这是不得已的举措.此后民国时期的公债,都有财源担保,属于中国特色的公债.第二,对于监督问题,袁世凯的公债条件申明,持债票5万两以上者,准其每年十二月初一日赴官钱总局调查存付之作保项款,或约各票主凑成5万两公举一人前往调查.这一条也受到梁启超的嘲笑,认为根本无法监督制约.

虽然袁世凯式公债受人诟病,但它开启了中国地方政府举债的先河.地方政府举债一时成为时尚,各地趋之若鹜.到了民国,地方政府举债已经成为弥补财政收入不足的重要手段了.其中有得有失,结果不可一概而论.

按照世界公债的惯例,公债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基本建设或战争支出.政府经常性支出,应该以税收保证而不能借款方式筹集.北洋政府时期浙江省的地方公债,突出的问题是以临时性的借款应付经常性的支出,犯了公债的大忌.在税收等收入无法保证的情况下,长期以借款方式应付经常性支出,当然只能穷于应付,寅吃卯粮.

南京政府建立后,浙江省仍然通过发行公债筹集资金.1934年,浙江省地方负债达7850万元,约等于五年多全省税收的总和.当时各种捐税已经完全指充公债或借款抵押品,每年省地方收入可以支配用作普通政费的只有200万元左右,省库存只有80余万元.财政危机一触即发.政府决定统一整理省债.所谓整理,无非是将所有公债借款,分别归类,延长偿还期限,减轻利率,还债基金统一拨付.这样可以腾出部分收入,以供普通政费之用.这实际上是一种债务违约,损及债权人的利益.

时任财政厅长程远帆有所忌惮,不敢将计划提出.当时正值国民政府财政部统一整理公债,程远帆遂援引政策,建议省政府向财政部请求核准.财政部长孔祥熙拒绝批准.程远帆以他的财政厅长能否当下去完全在此一举,缠住孔祥熙不放,一面向国民党的浙籍要人活动,请求协助.并分头向金融界巨头多方疏通,表示此次公债万一整理不成,势将造成停付本息.这实际上是以拒绝偿还相威胁了.各行庄权衡利害,只好勉强同意.在商得债权人同意的条件下,获得国民政府财政部的允许.此次整理公债,使浙江省财政度过严重危机,转危为安,但却牺牲了债权人的一部分利益.当然,如果债权人拒绝同意整理,可能真的面临停付本息的后果,损失将会更大.

事实上,民国时期的地方债中,也并非都像浙江省这样险象环生,上海的公债发行就有骄人的业绩.

晚清、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上海分别发行过三次公债,总起来是发行过九次公债.上海的公债主要用于市政建设,而不是弥补地方财政赤字以及地方军政费用.这是上海公债和其他地方债非常大的区别.近代上海公债的用途,除了1910年和1912年发行的公债主要用于政费支出外,其余7次都用于支持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恢复战争破坏的公共工程如道路、桥梁、公众体育场、博物院、图书馆、医院和屠宰场等.这属于典型的建设公债.

上海地方债的发行额度适当,担保确实,债信良好.如1934年市政公债,不仅委托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代为保管基金,而且还以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工务局局长、教育局局长、国债基金保管委员、承销人代表、市临时参议员、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代表组成监督委员会,并以财政局局长为主席委员,监督公债的用途.此次公债认购十分活跃,本来预定发行350万元,但发行的第一天,从上午十点到中午十二点的两个小时中,认购数即达到2000余万元,最终认购数超过定额6倍之多,为历来公债发行所罕见,创中国证券界纪录.

上海市政公债佳绩,实际上主要来自外商发行和挂牌上市这个因素.这虽然让国人尴尬,但毕竟西方人从事公债业务已有数百年历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是初涉公债市场的华商所不具备的.

上海市政债多是外商承办.当时政府的公债主要在上海发行,华商银钱业全力承销公债,已经无力承销地方公债;再加上公债债信不佳,华商对于地方债更是缺乏信心,无心介入.上海市政公债无奈只好选择外商安利洋行.这种无奈反而成全了上海市政债的佳绩.当时内债由外商承销十分罕见,上海由外商承销公债,开创了利用外资的一种新形式,而且维护了市政公债的债信.

上海地方公债虽然仍属折扣发行,但其折扣的比例同政府公债的比例相比并不算大,都在八折以上,以较低的贴现率实现了相当不错的发行成效.

中国地方政府正式举债,到现在也已经有一百来年的历史.地方公债,一方面给地方基本建设提供资金,造福地方人民.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也以借债维持经常性支出,债务成为无源之水,不断积累,终于造成债务失控,危害地方.

从历史上看,地方债务不是不能有,关键是如何规范,透明,负责,可监督.晚清民国的地方债的探索,对于规范今天的地方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晚清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晚清历史方面论文范文。

地方债形成原因、现状解决措施
摘 要近年来,中国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引起了社会关注,在中国的GDP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经济增速多年超10%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怎会背负如此沉重的。

地方债置换影响
摘 要在当前中国经济呈现下行态势,改革步入深水期的经济新常态下,作为三大系统性风险的地方债务风险已经箭在弦上。其中任何一项的爆发必然引发整个金融。

我国地方债发行金融学理论基础
摘要:我国在2011年年末开始试点发行地方债券,而发行地方债的理论基础是基于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和财政学理论,但对于这种金融活动却缺乏相关的金融理论。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