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生活习惯论文范文写作 让阅读和书写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生活习惯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4

让阅读和书写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篇生活习惯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生活习惯论文参考文献:

生活习惯论文参考文献 党的生活杂志社生活周刊杂志飞魔幻杂志免费阅读生活和数学论文

王欢欢:赵老师,很高兴采访您.您在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两个方面都做出了不菲的成绩.您对自己有何评价?

赵炎秋:谢谢.很高兴能和你有这样一个交谈的机会.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个成功的学者,从事学术工作三十多年,虽然也出版了十来部书,但真正拿得出手的不过三四部,发表了近两百篇文章,自己比较满意的也不过四五十篇.想想鲁迅、胡适、梁启超等人,常常不免汗颜.

王欢欢:我知道,你们这一辈的学者,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求学的历程都比较曲折,能否谈谈您的学习经历?

赵炎秋:这说来话长.我一直说,我是自学成才——当然,严格地说,也没有成才,只是用了这么个通行的表达方式而已.

小的时候,父亲对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将来考上大学.然而1966年我小学毕业时,却因为所谓的家庭出身,失去了上中学的机会.父亲的失落和负疚可想而知.然而他并不甘心.他常常告诉我们,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秀才.而他是医生,我母亲是小学教师,虽然都不是大知识分子,然而也可勉强挤进书香门第.他怎么也不愿意赵家的一脉书香就这样在我们这一代中止.于是,他要我的两个同样失学在家的初中毕业的哥哥教我中学的课程.于是,我知道了有理数、无理数、方程式,知道了ABCD.但是,没有动力的学习从来不能持久,不久,教的和学的都感到了厌倦.全天的学习渐渐减为半天,又减为两个小时,最后终于销声匿迹.

不过,求知的 并没有消失,只是需要趣味的刺激.一套1965年买的《十万个为什么》成为我的至爱,文学作品特别是长篇小说更是我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文化革命期间清查封、资、修的黑货,我父母所在单位的图书室被砸烂,一大批图书流入民间,其中有些流到了我的手里.《暴风骤雨》《山乡巨变》《青春之歌》《汾水长流》《雁飞塞北》《边疆晓歌》《微山湖上》《创业史》《苦菜花》《红旗插在大鹏岛》等还有瞿秋白编选的《鲁迅杂文选》,等等,伴我度过了失学后到下放前那段半打零工半做顽童的飘零岁月,也伴我度过了1968年到1975年的农业劳作,和1975年到1978年的工厂生涯.

看得多了,自然想到了写.从1973年开始,在读的同时,我也依样画葫芦地搞起创作来.一篇篇稚嫩的作品寄出去,又被原封不动地退回來.我感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上街买了一些文学和汉语知识方面的书自学,知道了开端、发展、 和结尾,知道了的、地、得的区别.现在想来,正是因为对文学的爱好和坚持,我才在失学后的12年时间,没有从一个高小毕业生退化为一个文盲或半文盲,并为1978年的参加高考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978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正在父亲工作的厂里做农村合同工.这种身份的人现在叫农民工或民工,本来就地位低下,加上我的家庭出身和小学毕业的水平,就更加被人瞧不起.可是这样的人竟然要考大学,大家的惊奇甚至愤慨也就可想而知了.记得一位姓陶的“老工人”曾当着我的面问我:“小赵,听说你要考大学?”一脸鄙夷的神情.“想试试.”我谨慎地回答.“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能考上大学,我把我的陶字倒着写!”然而使他大跌眼镜的是,我竟然考上了.这样的事1983年又重现过一次.当时我在考研究生,语文组的同事以“字”取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赵老师,我看你还是安心在我们学校教语文算了,看你写的那笔字,大学的教授就不会录你.”然而我又使大家跌了一次眼镜.1992年,我所效力的湖南师范大学发起人才工程建设,支持在职教师考博.我所在的中文系也向学校拟了一个推荐名单.我为人低调,名单上自然没有我的名字.但我也想考博,于是找到当时的系主任.主任很委婉地告诉我,拟定这个名单的原则一是根据系里的需要,一是根据个人的实力.言下之意,是我暂时还不具备考博的实力.然而我再一次使有些人跌了眼镜.现在想来,我的三次考试的确有点“逆历史潮流而动”,但也正是这种执着,使我赢得了成功.

然而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中学教育,我的底子是差的.记得才到大学时,同寝室的同学有的拿出《康熙字典》看,有的拿出《古文观止》读.那本《古文观止》是繁体竖排的,《康熙字典》已没有封面,装订也已松散,靠装订线将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拿起上面的部分,字典就像手风琴一样,拉得好长,显示了其主人的家学渊源.我却什么都拿不出,只能以勤补拙.我从小劳动,身体是好的,我就利用这点本钱,实施自己的赶超计划.大学一二年级,别人午睡,我则坐在自习桌前看书写字.当时的英语我们学的是北外的教材,两个学年,教完基础部分的一至四册.大多数同学只学到第四册就中止了,而我则自学完五到八册.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从入大学时连ABCD都认不全了的“英盲”,到1983年考上陕西师大世界文学的研究生,而且英语还得了比较高的分数,满打满算只花了五年的时间——后来我到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日本访学或做合作研究,一点英语底子也是在大学时期打下的.到大学教书之后,按理可以清闲一点了,但在40岁之前,我基本上没有什么业余活动,新闻联播一过,就埋头书案.45岁之后,自己放松了一些要求,晚饭后要散散步,也不拒绝一些休闲的活动,但心中总有一种放不下的感觉.两天不看书写字,其他的事情做得再多,也总觉得没做什么事情.我妻子常说我是天生的“劳苦命”.我也知道这不大好,但多年形成的习惯,要改只怕也很难了.

王欢欢:真的是自学成才,十分佩服您.我知道,您的学术兴趣比较广泛,您自己觉得您的学术成就主要在哪几个方面?

赵炎秋:谈不上成就,自己比较满意的吧.我真正从事学术研究应该是从1983年开始的.那一年我考上陕西师范大学世界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周骏章教授.周先生是 大学英语系的毕业生,解放前曾做过湖南大学的总务长,1950年代初被调到陕西师大,支持西北的建设,自然,其中也略带对他解放前那段历史的惩罚意味.周先生很重视教学,一贯主张将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因此在做硕士论文选题时,他建议我研究狄更斯.因为狄更斯是外国文学教学中不可能绕过的一个大家,而且我又只懂英语.我的硕士论文题目是《论狄更斯的道德观对其长篇小说人物塑造的影响》.同名论文曾在陕西师大学报上发表.从那以后,我断断续续地研究了11年的狄更斯,共发表15篇论文,并于1993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1996年出版了专著《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这是我的第三本书,也是第一本我自己比较满意的书.这本书以当时比较流行的系统论为主要研究方法,将狄更斯的15部长篇小说看作一个整体,从思想、人物、艺术三个方面对狄更斯的小说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被人认为是建国后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狄更斯研究专著.在这之后,2005年前后,我又写了《狄更斯小说中的监狱》《对于历史的道德叩问──狄更斯小说中的监狱研究之二》《狄更斯和晚清中国四外交官笔下的英国监狱──狄更斯小说中的监狱研究之三》等三篇论文,分别在《外国文学评论》等刊物上发表.大概是因为我一直没有完全中断狄更斯研究,因此2008年,中国社科院外文所邀请我参加社科院重大项目“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工程·欧美日经典作家系列”的研究工作,承担子项目“狄更斯学术史研究”.我和我的两个博士经过四年的努力,将专著《狄更斯学术史研究》和译文集《狄更斯批评集》拿了出来.这两本书于2014年出版,其中《狄更斯学术史研究》质量较高,是我第四本比较满意的书.后来,我们又申请了教育部社科课题“英美中狄更斯学术史研究”.现在课题已经完成,最终成果是三卷本丛书《英美中狄更斯学术史研究》,共70万字.我写了其中的第三卷《中国狄更斯学术史研究》,今年年底可以出版.如果出版,是我第11本书也是第五本我自己比较满意的书.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生活习惯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生活习惯是什么意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让阅读成为一种方法
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很关键的,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识字质量。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一直坚信,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

让阅读成为一种新风尚
红近日,国内领先的数字阅读平台“掌阅”首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著名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据称,这次上架的《百年孤独》是全球首次正式。

让学生自主阅读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所谓习惯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或社会风尚。古今中外,大凡是走向成功的人士,与他们的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好习惯是一个。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