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高职院校论文范文写作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和实施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高职院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9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和实施,本文关于高职院校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高职院校论文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论文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体系论文和谐社会论文对论文的评价社会心理学论文

摘 要: 社会服务作为高职院校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必须构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引导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促进内涵建设.应按照关联性、实用性、延续性、动态性原则,围绕政府政策咨询、企业员工培训、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社区文化服务等方面,构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社会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质量;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5)05-0043-04

社会服务作为高职院校主要功能之一,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言:“职业学校从其本质说来,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职业性和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根本性质和使命.”建构和实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建设,实现特色发展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可以引导学校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和的形成性评价.其次,可以客观评价高职院校在地方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衡量其在同类院校中的服务水平,有针对性地建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体制和长效机制,不断提升高职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第三,可以引导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不断贴近地方产业结构,课程结构不断贴近职业人才智能结构,教学过程不断贴近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不断深化和稳定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和工学结合机制,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高职院校办学工作水平评价中,社会服务质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在教育部(教高[2008]5号)《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将社会评价列入七个主要评估指标之一,用生源、就业和社会服务作为关键评估要素,并对这些评估要素做定性评价,如社会服务用教师技术服务情况、产学合作、社会技能培训开展情况、鉴定站等来评定学校社会服务水平.相对其他六个主要评估指标,观测点少且缺乏定量评价,无法获得社会服务水平的横向比较.另外,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院系工作绩效考核也不把社会服务作为考核内容,在实际操作中把职业培训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当作无关大局的点缀,这无异于把高职院校的办学功能局限在单一的人才培养上,必然要弱化高职院校的办学责任,影响高职院校办学目标和任务的全面准确定位和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必须先定位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实际,才能回答什么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问题.广义的社会服务涵盖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这一概念不存在多少疑义,相对而言,不同的研究者对狭义的社会服务内涵界定有各自的考量.周俊(2013)认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包括人才培养能力、科技支撑能力、智力支持能力、信息咨询能力、文化引领能力.[1]雷久相(2012)指出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之外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2]把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定位在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文化服务、咨询服务等.包娟丽[3](2007)认为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等学校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的直接服务活动,它不是通过人才培养或科研成果的转化等间接方式进行,而是利用自身的资源直接投身于地方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蒋庆斌等[4](2007)指出,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直接为社会所做的具体服务,如科技服务、社会培训、教育服务等.陈凡认为,社会服务型大学更加强调大学的社会合作功能,即在高校发挥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等传统服务职能的基础上,增强社会问题的解决、项目研发等具有互动,更密切、更直接服务于人民生活的新型服务职能.[5]社会服务狭义概念的分歧在于,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仅限定于直接服务或活动还是将间接活动也包含在内.笔者认为,诸如将社会服务限定为高校利用自身资源直接投身于地方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发展,连科研成果的转化都不包含在内,显得相对“苛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首先强调的是直接的职业培训、咨询服务、应用技术服务、文化传播等,同时也包括了间接的人才培养质量包括毕业生毕业率、创业率等.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

“在国外,高校社会服务评价研究有三大流派:一是主张通过‘投入——产出’模型评价社会服务的绩效;二是主张使用定性的方法评价高校社会服务的绩效;三是主张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进行评价.”[6]在国内,有研究者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评价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绩效.李凡[7](2011)从社会需求的视角来考察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政府在政策制定、项目决策等研究需要高校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企业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需要高校的智力支持.社区在文化资源共享方面需要高校的资源支持,他提出从人才培训服务、科研技术服务、专家咨询服务和文化资源服务四个方面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另有用“投入——产出”模型评价社会服务质量.应望江和李泉英[8]认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体系应包括经济服务效益指标和教育服务效益指标,具体采用了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应用研究课题数、应用成果数作为评价指标.韩瑞珍,杨思洛[9](2013)构建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投入指数、产出指数和保障指数 3个一级指标,并细化为8个二级指标和25个 指标;最后,通过AHP群策法对指标赋权值.更多的研究者根据实际经验,建立的评价体系各不相同,其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王英和帅全锋(2006)[10]提出,将高校社会服务分为软性服务和硬性服务,软性服务的评价指标包括大学生就业率,非全日制大学生再就业率、社区服务满意率、科研成果转化率、论文专著引用率、决策采纳率等;硬性服务的评价指标应包含高校物质资源的使用率.张宝友、黄祖庆[11](2009) 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将“继续教育服务、科研技术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三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将“毕业生比率、从业教师比率、科研社会回报率、校企研究中心数量、科普知识宣传度、设施利用率、设施使用满意度”等方面作为二级指标,并给出了各个指标的计算方法.盛国军[12](2012)分别从服务素质、意愿以及服务实效等三方面进行社会服务质量设计.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高职院校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全国高职院校排名2017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帮助。借助于该项评价体系,可以使得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加能。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摘要]顶岗实习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是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来说,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仍是其薄弱环节。文章分析了当。

基于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实践
摘要:为顺应市场的需求,近年来校企合作已然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在这一背景下,要切实有效的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就要求我。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摘要:文章根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目标以及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特征,构建了包括完整性、可靠性、可比性、二分性、可读性5个一级指标以及15个二级指标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