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范文写作 作为历史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5

作为历史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论文为您写马克思主义理论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投稿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杂志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基于人类现代实践进程的历史科学,具有统一于实践的现实性和批判性,因而是一个内在于现代实践的开放的理论.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阐释和构建出现了背离这一历史科学实质的倾向,这主要是:一方面形成了过多强调必然性的“经济决定论”和公式化、僵化的旧教科书体系,导致对现实的封闭性解释;另一方面,在反驳这一封闭体系的过程中,出现了主体性解释逻辑和“实践哲学”构建的抽象理论范式.对此,我们应充分理解作为历史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在深刻把握社会历史现实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历史科学;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

作者简介:张毅,女,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丁东宇,男,哲学博士,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7)06-0017-08

一种理论要明晰地表述出来并被人们所接受就应具有一定体系,即符合逻辑的合理性.在突破旧教科书体系后,国内学界一直致力于建立一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迄今为止,这项工作我们在不断努力进行.在此,我们必须明确,作为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与任何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同,它不是维护既定现存状态的封闭体系,而是改变现实世界的指南.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任何给定的、可以直接运用于实际的公式和定理,而是在实践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能仅停留在体系内在的逻辑合理性上,而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坚持现实性与批判性的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现实性与批判性统一是马克思通过阐释他的历史科学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也是今日马克思主义发展所应遵循的基本逻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从马克思、恩格斯所确立的历史科学高度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审视这一理论的历史流变,探寻这一理论在当前发展的任务.

一、历史科学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揭示

我们知道,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确立了以实践为历史科学的逻辑基点的理论构架,然后他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1](P146,注1)马克思此时用“历史科学”来指称他的新世界观,以此阐明了他们自己的理论与其他一切学说的本质区别.这里的历史科学不是抽象的历史哲学,而是从人的实践出发对历史的整体把握.马克思后来在《资本论》中通过对维科历史观的引用再次强调自己的理论方法:“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等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从而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2](P429)从人们的实践和现实生活关系出发理解社会生活,是这一历史科学的立足点和生长点,而以实践为基础形成的这一历史科学的内在规定性,构成了作为历史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

“实践”是马克思之前许多哲学家经常使用的概念,并往往被从*意义上理解为主体自由的能动性、创造性活动,这尤其成为切什考夫斯基“实践哲学”、赫斯“行动哲学”的标志[3](P166—167),而这种理解也是马克思最初批判活动的理论起点.然而,超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后的马克思却赋予“实践”全新的科学含义并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逐步深化.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并不是对一般意义上主体能动性、创造性活动的哲学指认,而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把握以及对作为其理论表现形式的经济学研究中得出的新概括.实践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不是抽象的感性活动,而是指一切历史活动之基础的“社会的物质活动”的总体,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的人的感性活动,特别是人类主体创造历史的物质生产活动.这种在一定社会关系形式下的人与物、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的能动的活动是一切社会现实的基础,也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的自然界的基础.“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1](P155)社会生活源于实践,社会改变也源于革命的实践.马克思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强调实践的主体性、革命性的.我们由此就能够理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为什么强调实践的工业基础,并在这个基础上探寻改变世界的条件,进而把自己的新世界观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而不是“实践哲学”.实质上,马克思首先通过“实践”概念确定这种物质生产活动,然后确定这种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从而科学地解释了改变现存社会的现实条件和动力.作为基于现实的变革性物质活动的实践就构成了马克思历史科学的真正的逻辑起点,而这个逻辑起点又具有历史科学的内在规定性.对于这种规定性,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这一历史科学具有现实性.马克思是用“实证”(positive)来表述自己理论的性质的.所谓“实证”,不是资产阶级实证主义意义上的“实证”,而是区别于任何思辨、抽象的学说,在具体的人类实践进程中展开的现实性(wirkliche).[4](P207)他说:“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1](P153)这是因为人们面对的现实一切都是人类实践的一定历史性存在中的图景,任何人类历史情境中出现的对象,都只有在一定社会并通过一定活动才能为人感知和认识.这就会出现一个极其重要的学科规定,即人类现实的社会实践所构筑的历史性进程是一个总体性哲学规定.与之相应,马克思主义中所包含的任何规定都不是给定的、抽象的,都必须是基于实践的理论总结,具有基于实践的现实规定性.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就要客观地进入历史的、现实的、特定的社会情境之中,客观地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和方法,也就是表现在从实践出发、从生产出发、从工业和商业出发来阐释这个世界,得出相应的理论.这无疑需要对现存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客观历史规律的辩证把握以及与之相应的丰富的知识,尤其是经济学知识.这不是以往任何理论能够做到的,而这一切尤其在马克思那里做到了.马克思从政治批判到哲学批判再到经济学批判,就是获得对现实的具体历史认识的思想发展过程.因此,作为历史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经济学知识基础.

结论:关于对写作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的历史逻辑和当代建构
【摘 要】 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可分为基本范式与具体范式两个层级,主要经历了改革与建设的革命过程和五大范式的转变,是一个从部分共享至人人。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思路
摘 要:高校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利用校园网构建完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构建一个多途径的。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动机激发
摘 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怎样对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动机进行更好的激发,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大学生自身成。

网络环境下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传播
摘 要:网络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提供了有效而迅速的平台;另一方面,网络又存在诸多。

论文大全